台灣今日焦點新聞(2025年4月25日)
掌握台灣最新重大新聞與深度分析,聚焦經濟、政治、社會、兩岸與國際動態。
行政院通過4100億特別條例 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
摘要
行政院會通過規模新台幣4100億元的特別條例,支應國際情勢變化,包括產業支持930億、國土韌性1500億、社會支持1670億,並撥補台電1000億元,強調不需舉債。
分析
此案展現政府面對美中經貿變局及國內能源挑戰的積極作為,但在野黨質疑預算分配與關稅關聯度,引發財政透明與政策效益討論。
罷免綠委案爆幽靈連署 國民黨宜蘭縣黨部遭搜索
摘要
宜蘭地檢署偵辦罷免民進黨立委陳俊宇案,搜索國民黨縣黨部等六處,帶回8人偵訊,涉及偽造文書與個資法。
分析
罷免案再度引發台灣政治對立,司法介入將影響後續罷免進程與社會觀感,藍綠攻防升溫。
國民黨426凱道遊行 籲「反綠共、戰獨裁」
摘要
國民黨、民眾黨號召4月26日上凱道,主張反對綠營執政及政治壓迫,預計逾5萬人參加,藍營多位縣市長將到場。
分析
大型集會展現在野黨動員力,凸顯社會分歧,對賴政府施政形成壓力。
北檢再開羈押庭 黃呂錦茹涉罷免偽造案
摘要
台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涉罷免提議書偽造案,法院今再開羈押庭,國民黨表態全力協助。
分析
案件牽動藍營士氣與罷免運動正當性,司法審理結果備受關注。
美推動印太更前沿軍力部署 嚇阻中國
摘要
美國國防部長強調在印太推進更前沿軍力部署,呼籲盟友強化戰力,包括台灣。
分析
美中台安全格局持續緊張,台灣需在國際支持與自我防衛間取得平衡。
兩岸關係:賴清德重申「四大堅持」 盼對話取代對抗
1
摘要
總統賴清德在台商春節活動重申兩岸政策,強調主權、對等尊嚴交流,呼籲對話。
2
分析
面對中國壓力,台灣維持現狀立場,但兩岸軍事、法律風險仍高。
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合併案進入新階段
1
摘要
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合併案預計7月24日正式合併,台新金通過新股發行計畫。
2
分析
金融業整併有助提升競爭力,但需關注員工安置與市場壟斷疑慮。
台中新光三越氣爆70天後復業計畫獲准
1
2
1
摘要
台中市府同意新光三越百貨修復計畫,預計暑假前復業。
2
分析
重大工安事件後復業,考驗企業危機處理與消費者信心恢復。
產業急單湧現 台廠加班趕出貨
1
2
1
摘要
美中貿易變局下,台灣傳產接獲大量急單,企業加班生產。
2
分析
短期利多反映台灣供應鏈韌性,但長期仍需關注外部風險。
馬來西亞爆買台灣CPU、GPU 牽動AI晶片走私疑慮
1
1
摘要
馬國大量進口台灣高階晶片,外媒質疑成中國AI晶片走私中繼站。
2
2
分析
台灣科技出口須防範國際監管與地緣風險,維護產業形象。
綜所稅免稅額調升 690萬戶受惠減稅紅包
690萬戶
受惠戶數
今年報稅季調高免稅額、扣除額,估690萬戶受惠,總減稅243億。
243億
減稅總額
減稅有助提升民眾可支配所得,刺激內需。
康橋單車隊遭逆向毒駕撞擊 7學生受傷
摘要
彰化男子涉毒駕逆向撞擊單車隊,7學生受傷,法院裁定羈押。
分析
交通安全與毒品問題再受關注,需強化執法與宣導。
台南情侶肇事逃逸致死 引發公憤
摘要:台南一對情侶開車撞死晨跑者後逃逸,警方積極偵辦。 分析:肇事逃逸案件社會譁然,呼籲加重刑責與教育。
新北聯結車貨櫃掉落路中 交通受阻
摘要
新北一聯結車轉彎時貨櫃掉落,造成交通堵塞。
分析
凸顯運輸安全管理漏洞,需加強監管。
申請租屋補貼遭拒 高雄女嗆房東被起訴
摘要
高雄女子因租屋補貼爭議恐嚇房東,遭檢方起訴。
分析
租屋糾紛頻傳,顯示租賃市場法治與保障需加強。
國民黨內部壓力大 苗博雅建議改革三招救黨
1
摘要
藍營面臨內部壓力,苗博雅建議改革方案。
2
分析
國民黨需回應基層與年輕世代期待,推動轉型。
江啓臣赴美前與中部產業對談 關注對等關稅
摘要
江啓臣與中部產業協進會座談,討論美國對等關稅衝擊。
分析
產業界對外部貿易環境高度敏感,政策協調成關鍵。
韓國瑜426將現身凱道 黨內意見分歧
摘要
立法院長韓國瑜是否出席426遊行引發討論,黨內有不同聲音。
分析
韓國瑜動向牽動藍營團結與選戰布局。
台灣赴陸人數為中客來台7倍 兩岸人流不對稱/電動車電池安全新規 中國嚴防火災事故
台灣赴陸人數為中客來台7倍 兩岸人流不對稱
摘要:疫情後台灣赴陸人數遠超中客來台,兩岸人流嚴重不對稱。 分析:人流不對稱反映兩岸政策與安全疑慮,影響經貿與交流。
電動車電池安全新規 中國嚴防火災事故
摘要:中國推行電動車電池「不准爆」新令,防止火災事故。 分析:台灣電動車產業應同步提升安全標準,維護國際競爭力。